Skip to main content

创建应用

您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创建应用:

  1. 创建空白应用 - 您可以创建由大模型驱动的智能体和工作流
  2. 导入DSL文件 - 通过导入已有的DSL文件来创建应用
注意

当您从其他服务导入DSL文件时,可能会出现由于部分参数不兼容导致的上传失败的情况。

以下是创建应用的两种方式的详细流程:

创建空白应用

创建空白应用让您从零开始构建全新应用,特别适合需要完全自定义功能和流程的场景。

流程步骤

创建应用界面示意图

  1. 登录 SenseFlow 平台:进入平台首页并登录您的账户

  2. 选择"创建":在主界面或项目开发页面中选择此选项

  3. 选择应用类型:根据需求选择以下类型:

    • 智能体:支持插件调用的智能代理(Agent),可扩展更多外部功能
    • 工作流:适用于需要多步骤或多模型协同的场景,如自动化任务、跨平台数据处理等
  4. 填写应用信息:补充应用名称、行业分类和基本描述,用于您之后快速定位到应用

应用信息配置界面示意图

  1. 配置应用功能:根据应用类型配置各项功能:

    • 大模型配置:设置应用目标、角色和回复逻辑
    • 插件添加:按需添加插件以扩展功能,如集成外部API或工具
    • 知识库添加:按照需求添加知识库,导入和管理外部知识资料,作为应用的知识支持
  2. 测试与调试:使用预览与调试功能测试,确保功能正常运行

  3. 发布应用:确认无误后,点击发布使应用上线

应用类型选择指南

智能体适用场景

  • 需要调用外部API或第三方服务
  • 要求集成多种插件功能
  • 处理单一但复杂的任务
  • 需要高度定制化的交互逻辑

工作流适用场景

  • 需要多个步骤按顺序执行
  • 涉及多个模型的协同工作
  • 需要复杂的条件判断和分支处理
  • 要求高度自动化的业务流程

导入DSL文件

通过导入 DSL 文件,您可以快速创建基于现有配置的应用。这种方式特别适合需要迁移或重用配置的场景。

DSL文件导入界面示意图

流程步骤

  1. 准备DSL文件:在外部平台创建包含模型、流程、API等配置的DSL文件
  2. 登录 SenseFlow 平台:登录并进入主界面
  3. 选择"导入DSL文件":在应用创建页面选择此选项
  4. 上传DSL文件:选择并上传文件,系统将自动识别配置内容
  5. 检查兼容性:检查文件参数与平台的兼容性,如遇上传失败,系统会提示必要的调整
  6. 修改与调整:根据平台要求调整配置内容,包括API、插件和数据结构等
  7. 测试与调试:使用预览功能测试所有配置和功能
  8. 发布应用:确认无误后发布上线

DSL文件格式要求

支持的格式

  • JSON格式的DSL文件
  • YAML格式的配置文件
  • 符合OpenAPI规范的配置文件

文件内容要求

  • 模型配置:包含大语言模型的配置信息
  • 工作流定义:明确的工作流步骤和逻辑
  • API接口:第三方服务的API配置
  • 变量定义:系统变量和环境变量的定义

兼容性处理

常见兼容性问题

  1. API版本不匹配:不同平台的API版本可能存在差异
  2. 插件不兼容:某些插件可能在SenseFlow中没有对应版本
  3. 配置格式差异:不同平台的配置格式可能有所不同
  4. 数据结构变更:数据模型结构可能需要调整

解决方案

  • 自动转换:系统会尝试自动转换兼容的配置
  • 手动调整:对于无法自动转换的部分,提供详细的调整指南
  • 替代方案:为不兼容的功能提供替代插件或配置

最佳实践

应用命名规范

  • 使用清晰、描述性的名称
  • 包含应用的主要功能或用途
  • 避免使用特殊字符或过长的名称
  • 考虑团队协作时的命名一致性

配置前的准备工作

  1. 需求分析:明确应用的功能需求和使用场景
  2. 技术调研:了解所需的插件和模型能力
  3. 数据准备:准备好知识库所需的数据资料
  4. 测试计划:制定完整的测试验证方案

开发流程建议

  1. 迭代开发:从简单功能开始,逐步扩展
  2. 持续测试:在开发过程中不断测试和优化
  3. 文档记录:记录配置过程和重要决策
  4. 版本管理:保持配置的版本控制和备份

性能优化

  1. 合理选择模型: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型大小
  2. 优化插件配置:只启用必需的插件功能
  3. 知识库优化:保持知识库内容的精简和相关性
  4. 监控调优:发布后持续监控性能并进行调优

下一步了解提示词功能